达州六个试点国家实验室被批准建设国家研究中心
admin 2020-10-10 04:43:45 阅读
2017年11月23日下午,科技部发文《关于批准组建北京分子科学等6个国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获批组建6个国家研究中心。
科技部表示,国家研究中心是适应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特点的学科交叉型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个国家研究中心的主管部门需要抓紧制定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开展建设工作,并会同各国家研究中心所在地政府在政策、资金及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6个国家研究中心此前均为试点国家实验室(筹)。今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方案明确表示,将对根据整合重构后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定位和建设运行标准,对现有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基地和平台进行考核评估,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优化整合。
此次这6个国家实验室被批准建设国家研究中心,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迎来重大进展,未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也将会迎来优化整合。
1、7个试点国家实验室只有1个正式获批
从本世纪初我国酝酿国家实验室,到论证、筹建,王梅祥参与并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程。虽然十几年过去,但他仍能清楚记得每个实验室的名称和批准筹建时间。
继2000年成立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后,2003年11月科技部陆续批准筹建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共5个国家实验室。
2006年12月,科技部又启动了海洋、航空航天、人口与健康、核能、洁净能源、先进制造、量子调控、蛋白质研究、农业和轨道交通10个重要方向的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加上2000年前已建成的3个,我国确认和筹建的国家实验室至此达19个。
今年4月,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15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报告介绍,截至2015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5个,试点国家实验室7个。
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报告,7个国家实验室依托单位主要来自高校和中国科学院,高校依托单位主要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
从这份报告,除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外,其余6个试点国家实验室均转为国家研究中心。
其中,与其他6个试点国家实验室不同的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经正式组建。
2013年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组建。两年多来,在科技部、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同努力下,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进程快速,目前已经实现正常运转。
“海洋国家实验室座落于青岛即墨蓝色硅谷核心区,分东、西两个区域,总占地640亩。截止2015年底,省市两级财政已先后投入1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4个单体实验楼,总面积达15万平米的科研设施已经投入使用。”
在今年1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2017年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在重大创新领域启动组建国家实验室。未来,全新的国家实验室将如何建设,值得特别关注。
2、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也将迎来优化整合
随着6个试点国家实验室被批准建设国家研究中心,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迎来重大进展,未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也将会迎来优化整合。
根据三部委印发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根据整合重构后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定位和建设运行标准,对现有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基地和平台进行考核评估,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优化整合,符合条件的纳入相关基地序列管理。
同时,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要求,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择优择需部署新建一批高水平国家级基地,严格遴选标准,严控新建规模。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推动设施建设与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发展的紧密结合,强化绩效评估,促进开放共享。
2018年,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基地和人才专项”运行,不再保留优化整合之前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经费渠道。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牵头单位要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组织实施方式,完成基地优化整合工作,有序推动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